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!今天是: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 
当前位置 首页 >> 县区传真 >> 内容
 
钟楼区:凝聚校地协同向“新”力
发布日期:2025-02-28   来源:中国组织人事报  浏览次数:78  字号:〖
 
  近年来,为切实加速高端人才集聚、破解人才资源共享共用难题,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,靶向施策、勇于破局,积极探索校地多元合作新模式,主动对接上海交通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等2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,以校地携手同题共答新机制,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汇聚澎湃动能。
  做优“招引链”,拓宽揽才路径。在天津大学、复旦大学等10多所高校设立“引才工作站”,聘请引才专员60名,作为展示区域形象、推介引才政策的重要窗口。依托新质生产力“智”汇常州联盟桥梁作用,邀请上海交通大学、复旦大学等9所重点高校院士、领导与产学研、招生就业等部门负责人来钟走访调研、访企拓岗。区委、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活动推介官,结合企业引才需求,举办清华大学、南京大学、天津大学等专场活动12场次,近700名高校学生来常逛街巷、看园区、进企业、住人才公寓,活动后有意愿来常就业学生比例高达83%。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,65名高校院所专家教授通过“双岗互聘”精准匹配至区内34家企业开展技术攻关,其中博士学历人才56名。
  做实“培养链”,构建共育体系。打造以教促产的职业教育新模式,牵手剑桥毅特创新学院,建强殷村省级职教特色小镇、钟楼“工匠学院”、常州交通比亚迪产业学院等人才培育阵地,打造“校企双师、工学一体”的“职教+”复合型产业体系,累计培养人才超3万人;37家企业与8所职业院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,定向培养技能人才1822人,加快培养高精尖产业紧缺人才。拓展以产兴才的青年实训新基地,与常州科教城达成全面合作协议,与清华大学未央书院、上海交通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天津大学等高校共建“校地合作就业实习基地”,组织近500名高校学子深入重点企业和产业基地学习实践,鼓励引导青年人才来钟就业、自主创业。推进产教融合的互聘互育机制,深化干部人才双向挂职,依托新质生产力“智”汇常州联盟,向上海交通大学、山东大学选派首批“首席技术转移官”;对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,组建“科技镇长团”,畅通干部人才成长双通道。
  做强“创新链”,健全协同机制。先后成立复旦大学飞地孵化基地、上海交通大学常州钟楼科创中心、北京大数据研究院—常州新型工业数字化创新中心等高端平台,已开展产学研活动11次,招引科技型人才企业7个。依托落地启用的上海交通大学“全球校友之家”,筹备建设“全球校友之家”产业园,为高质量发展靶向发力,精准注能。搭建博士后人才服务矩阵,成立全省首家地市级博士后协会,与6所高校共建区博士后校地合作服务联盟,全区共有18家单位设博士后工作站,累计招录55名博士后研究人员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博士后研发项目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.8亿元、间接经济效益2.6亿元,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、产业集群培育提供重要智力支持。完善弹性用才创新机制,支持链主企业成立人才攻关联合体,与浙江大学、中南大学等6家高校院所共同组建顶尖攻坚团队,协力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难题。建立动态监测产业技术和人才需求机制,探索企业高校“双向揭榜”模式,35项企业痛点“清单”转化为引才“榜单”,总额超9000万元;征集发布南京大学等13家高校院所58项科研成果榜单,实现校地共引、共育、共享高层次人才。
 
地址: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:213003
主办单位: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:25855124 当日访问量:1974
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  苏ICP备0500361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