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 17日下午,市委书记阎立在科教城调研时指出,当前常州肩负着与苏州、无锡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,也面临着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考验。科教城作为全市“创新之核”,地位举足轻重,责任更加重大,下一步要围绕“一流国际化科教新城”的目标,着力打造研发创新、人才集聚和成果转化的高地,真正成为常州先进生产力的源泉。 科教城是我市“510”行动计划的头号项目,目前在校学生7.6万余名,建有16个大型共享实训基地。入驻园区的研发机构及高科技企业总数553家,研发机构总数78家,各类研发人员超过1万名。在近年来的产学研实践中,科教城逐步形成了项目筛选、利益共享、长效合作、中介服务、诚信管理等机制,以其为依托的“5•18”展洽会也打出了品牌。 阎立先后来到中科院常州中心光电技术研究所、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、现代工业中心、常州工程研究中心、西南交大常州轨道交通研究院、生物医药科技中心、艾信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、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,与研发人员深入交谈,详细了解相关项目的推进或攻关情况。 阎立在调研中指出,省委、省政府正紧锣密鼓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,其中首要目标就是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,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将会更突出,科技创新的政策也会更密集。机遇面前,科教城要紧紧围绕市委、市政府确定的“3211”目标,即通过3-5年的努力,集聚科技人才3万名、引进研发机构200家、孵化高新科技企业1000家、在读大学生达10万名,加快打造成技术转移、技术研发、技术检测、科技创业、人才集聚、资本运作的中心,奋力打造国内外一流的高职教育园区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。 对科教城下一步的工作,阎立强调五点意见。 一是优化功能,明确定位,建设“三宜”新城。加快从建“园”向建“城”转变,在建好高职校区、研发园区的同时,树立现代社区建设管理理念,加快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拓展和延伸公共服务功能,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教城科技、知识和人才的“溢出效应”,争取打造一座“宜居宜业宜学”的现代新城。 二是整合资源,彰显优势,构筑创新发展特区。作为“一核八园”中的创新之核,科教城要坚持国际化、多元化、集约化、特色化、精细化发展战略,进一步完善孵化平台、协作机制和中介体系,尽快建设成为常州转型创新发展的特区,充分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。 三是多元引导,广开渠道,打造创新英才高地。 创造一切条件,努力吸引和引进更多理工、化工、高新技术类的科研机构,同时不断提升现有研究机构建设水平。鼓励企业加大人才投入,面向全球招才引智,对引到我市主导产业、重大项目、新兴产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,给予企业相应比例的资助。 四是突破瓶颈,集聚资本,推进科技金融结合。要借鉴长三角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,发挥好科教城科技金融中心等引导作用,加快建设金融服务数据库、高科技企业成长数据库等,促进投融资各方的合作。努力扩大创业投资规模,积极开展科技担保、科技保险、科技债券、贷款贴息等科技金融业务。 五要提升标杆,做优环境,高效服务助推发展。全市上下要把科教城的建设和发展,放到事关经济发展和城市兴衰的高度来把握,在提升管理效能、提供优质服务上求突破,真正将优惠政策用足、用好、用活。 副市长王成斌、市科技等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。 |